【求職快訊】保障勞資權益!職業介紹服務之定型化契約簽訂

最近更新日期:2025.03.28

無論是Headhunter所在的獵人頭公司,還是HR Recruiter所待的人力派遣公司,當求職者透過私立就業服務機構(下稱就服機構)尋找工作時,就服機構除了應遵照就業服務法、消費者保護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…等規定執行業務項目之外,雙方應依法簽訂「職業介紹服務定型化契約」,來保障彼此的權益!

職業介紹服務定型化契約重點

  • 重點
  • 當事人資料
  •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資料提供之服務項目、內容及說明
  • 雙方義務及責任
  • 契約終止方式
  • 損害賠償責任
  • 舉例
  • 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聯絡方式…等。
  • 工作地點、工作內容、希望待遇…等。
  • 需提供履歷、畢業證書…等個人資料
    需提供介紹職缺時的必備資訊、收費方式…等
  • 合約終止時資料的留存方式…等
  • 賠償金額限制…等

看完以上重點後,還是不清楚如何制定書面合約嗎?

其實勞動部為鼓勵就服機構提昇服務品質,並保障消費者權益,已有提供職業介紹服務定型化契約的範本(點此打開連結),當求職者需要委任就服機構辦理就業服務業務時,就可以透過此範本來明定委任內容;而若就服機構需從事仲介本國人工作時,也可以參考運用。

VME關心您

切記一定要詳細閱讀契約內容,並注意履約相關事宜,如遇有消費問題或紛爭時,可向所在地的直轄市、縣市政府提出申訴,以維護自身權益!

就業服務申訴管道與緊急狀況因應

而就服機構除了應提供書面服務契約之外,亦應建立申訴管道與緊急事件處理機制,以因應就業服務過程所發生的糾紛及緊急事件,並進行相關公告與宣導。

如果不清楚要如何公告或建立相關機制的話,也可以參考VME實際推行的資料,並將其改成與您公司合適的版本。

 

範例1-VME實際公告

範例2-VME申訴處理紀錄表

常見問答1-有這麼多就服機構,要怎麼知道它是合法機構呢?

1. 聯繫具有就業服務許可證的合法機構

VME就服許可證

範例-VME實際的就服許可證

2. 聯繫具有就業服務專業人員證書的合格人員

VME就業服務專業人員證書

範例-VME獵才顧問的就業服務專業人員證書

常見問答2-除了要確認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的合法性之外,還能做什麼呢?

除了要確認獵才公司的合法性之外,也能根據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(雇主)查詢系統了解徵才單位的違法狀況,避免遇到不合格公司狼狽為奸的狀況!

常見問答3-透過就服機構媒合職缺(求職、徵才),那會被收取什麼樣的費用?

根據法規,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的基本費用包含介紹費、就業諮詢費…等項目,最低金額根據服務對象(僱主/求職者)而有所不同。

以VME為例,我們的基本收費金額與法規規定之最低金額相同:

根據法規,VME進行職缺媒合時會向雇主收取2項基本費用:

登記費(2萬元)、介紹費(5千元)。

※VME將依行業別、職缺類型提供不定期優惠,全方面評估讓僱主更有保障!

VME進行職缺媒合時會向求職者收取以下基本費用:

登記費(750元)、介紹費(500元)、就業諮詢費800元/小時、職業心理測驗費600元

※VME將依年齡、年資提供不定期服務優惠,為中高齡與職場新鮮人…等提供支持!

標籤:,

開罰至少30萬元起,雇主不可不知的就業歧視是什麼?

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,《就業服務法》明定禁止性別、年齡、身心障礙等18項就業歧視,而其他法規內也歧視禁止專章,而若就業歧視成立,僱主將面臨新臺幣30萬元以上,150萬元以下的罰鍰,並且將公布公司名稱與姓名,但具體而言,到底什麼樣的行為可能會構成就業歧視呢?
標籤:

【求職快訊】保障勞資權益!職業介紹服務之定型化契約簽訂

無論是Headhunter所在的獵人頭公司,還是HR Recruiter所待的人力派遣公司,當求職者透過私立就業服務機構(下稱就服機構)尋找工作時,就服機構除了應遵照就業服務法、消費者保護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...等規定執行業務項目之外,雙方應依法簽訂「職業介紹服務定型化契約」,來保障彼此的權益!
標籤:,

開罰至少30萬元起,雇主不可不知的就業歧視是什麼?

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,《就業服務法》明定禁止性別、年齡、身心障礙等18項就業歧視,而其他法規內也歧視禁止專章,而若就業歧視成立,僱主將面臨新臺幣30萬元以上,150萬元以下的罰鍰,並且將公布公司名稱與姓名,但具體而言,到底什麼樣的行為可能會構成就業歧視呢?
標籤:, ,

等等!PIP有就好了嗎?淺談不適任員工的管理方式

當企業要以「不能勝任工作」為由資遣勞工之前應先進行PIP,但進行PIP時還要考量到以下6點,以避免PIP完後仍有勞資爭議,更甚至最後訴訟失敗而賠償一段時間的薪資! 目錄: Q:當員工的表現不如預期時,解雇通常是雇主的解決方法,但要如何避免因此違法解雇員工呢? Q:若PIP完後結果還是不佳呢?